
猕猴桃苗乔化栽培与产生大小年的主要原因:
乔化栽培,是将藤本的猕猴桃通过人为的调控技术使其按乔木的形式伸枝展叶,开花结果。乔化栽培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简易竹(木)架支撑栽培法,一种是活支架伴生栽培法。
简易竹(木)架支撑栽培法就是在定植苗木时在其旁立一竹(木)棍,将苗枝缚棍上。第二年随着枝叶的增多再加立一根竹(木)棍成人字形,将枝梢绑缚在人字架上。第三年立三根竹(木)棍,架成三足鼎立状,上面再横几根竹(木)棍作横担,把枝梢均匀地绑缚在支架上。随着树龄的增大,树冠也随之扩大,支架可稍加扩大。山区竹(木)资源丰富,可就地取材,只投工不投资,每亩可节省造园成本千元以上。这种形式造园每亩定植猕猴桃树110株以上。
活支架伴生栽培法就是在定植每一株猕猴桃苗的同时定植一株速生乔木在其旁作架材。这种栽培方式的好处是仿猕猴桃在野生状态下攀援在其他树种上自然生长。缺点是伴生树必然要与猕猴桃争肥、争水、争光。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是选择深根系、窄叶乔木作伴生树种,避开猕猴桃肉质根呈横向生长优势,叶阔光合作用强的特点。作活桩的树种有椿树、刺槐等。管理作活桩的树种就是上控和下控,上控是控制其长高,下控是控制其扩盘。这种形式的造园每亩定植猕猴桃树60株--80株,虽然定植棵数比前一种少,但树冠可任意放大,单株产量可控制在25千克以上,所以总产量不少,经济效益也可观。
选择作乔化栽培的猕猴桃品种有金魁、海沃特、米良一号和通山五号,但以金魁为**品种。它是美味猕猴桃系列中品质**优、**丰产、**耐贮的一个新品种,各种技术经济指标都名列前茅。
乔化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主要是加大修剪量;控制氮肥施用量,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喷施矮壮素和微肥。
猕猴桃大小年的形成是生产中特有和普遍现象,且日趋严重,一年产量特别高,一年产量很低,甚至无产量,要想解决这样的问题,要从产生大小年的根本原因说起,才可采取有效调控技术,克服大小年的出现。
猕猴桃苗产生大小年的主要原因:
负载量超过当年猕猴桃单株承受能力,由于短截后枝条营养不足,抽枝很弱,不易形成花芽,无了花芽,第二年就谈不上开花,也就无果可坐,无果哪有产量。超载园亩产量都在4000—5000千克,甚至更高,超过叶果比和枝果比。
长期黄化,导致叶片失绿,光合作用减低,叶子制造养分减少,叶片黄化就缺了营养,那有供给果实的营养,据调查,凡黄化树当年又超载结果,不但叶黄,果也黄,第二年就无产量,还有死树不断发生。
单一氮肥用量过高,枝条抽出后属于虚旺不充实,影响了花芽分化需要的营养元素或者产生有枝无花芽,加上不注重硼肥的使用,花的形成就少,无花哪有果。当年结果多,但枝虚旺后第二年产量急剧下降。
近年来,冬季气温偏高,猕猴桃冬季休眠期,需要的冷量不够,加之气温变化无常,春天又遇春寒霜冻,本来形成的花就不够,加上遇冻后,花被冻死,花量就更显不足,也是产量偏低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