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猕猴桃苗种植讲究科学施肥:
猕猴桃苗果实发育期的管理技术:
猕猴桃一年中有两次生长高峰,第1次是坐果后到7月中旬,此期的猕猴桃发育**为迅速,生长量可占全年总生长量的70%。此后进入高温季节,猕猴桃生长接近停止。到8月中旬天气转凉,猕猴桃果实进入第2次生长高峰,直到采果。
管理技术:
①防小薪甲。当相邻两个果实接触的时候,正是防小薪甲的**佳时期,每隔10天喷1次甲虫净,连喷3次。
②追肥。在8月10日第2次生长高峰期前追肥1次。果实成熟期中熟品种如红阳、西选二号等,8月中下旬成熟;晚熟品种如秦美、海沃德等,9月底10月初成熟。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6.2%时即可采收。
管理技术:
①采果。轻拿轻放,合理分级。
②施基肥。采果后至落叶前是施基肥的**佳时期。以迟效性有机肥为主,适量加入速效性肥料。
猕猴桃园春季科学施肥:
全园施肥:将肥料均匀地撒入园中,然后再翻入土中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成年果园或密植园,因其根系已布满全园。其优点是施肥范围广而工作量较小;缺点是因施入部位较浅,常导致根系上浮,降低根系抗逆性。此法如与放射沟施肥隔年更换,可取长补短,达到很好效果。
(1) 灌溉式施肥:将肥料溶于水中,结合灌溉施入土中的方法。以喷灌、滴灌结合施肥的较多,这种方法多用于施追肥。其优点是供肥及时,肥分分布均匀,肥料利用率高,节省劳力,提高劳动率,降低成本。
(2)叶面喷肥 又称根外追肥。即将所需补充的肥料溶于水中,然后喷施于叶片上的施肥方法。此法简单易行,用肥量小,发挥作用快,且不受养分分配中心的影响,可及时补充果树的需要,并可避免某些元素在土壤中化学或生物的固定作用。
叶片是制造养分的重要器官,而叶面气孔和角质层也具有吸肥特性,一般15分钟到2小时即可吸收。但吸收强度与枝龄、肥料成分和溶液浓度等有关。一般幼叶比老叶快,叶背比叶面吸收快。根外追肥的**适温度为18-25℃,湿度较大为好,喷布时间**好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夏季高温则**好避开高温时期,以免引起药害。喷施浓度因肥料种类不同而异,一般在0.05%-0.5%之间。叶面喷肥效果快,但使用浓度低,对肥料的吸收总量不大,**好能与其它几种方法结合使用。总之,施肥方法多种多样,且各有优缺点,在施肥时应根据红心猕猴桃园的具体情况,适当选用或结合使用,以达到**好的效果。
(3)施肥种类:萌芽肥主要以施速效无机肥料为主,特别是氮肥,为全年氮肥追施量的80%。**好为氮、磷、钾复合肥辅以稀薄的人粪尿。一般在2月份萌芽前施入,此时正值根系**次生长高峰。
(4) 施肥量:施肥量的合理确定主要根据树体生长发育和土壤的肥力状况。树体的需要,幼树与成年树不同,土壤的肥力状况,取决于其各类营养物质的含量及这些营养物质的可利用性,同时要取决于土壤的保肥性能。萌芽肥的施肥量只能根据红心猕猴桃全年的施肥量来确定,一般其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10%左右。而其全年施肥量目前还没有统一标准,下面提出的萌芽施肥量仅供参考。
猕猴桃苗缺镁症的防治:
当植株体内每千克干物质含镁低于0.1%时,即可出现缺素症状。首先老叶脉间呈浅绿色到黄绿色,基部多正常;失绿斑多沿叶缘一定距离规则排列,主、侧脉两边的健康绿色组织带较宽,失绿组织与健康组织间的界限较明显,症状出现在生长季中期。缺镁症状不出现在幼叶上,且褪绿组织较少出现变褐坏死,偶有出现,也为脉间不连续的坏死斑。纠正措施:土施硫酸镁或水镁矾,盛果期园参考用量:20~30千克/公顷,或叶喷硫酸镁,浓度0.3%~0.5%,隔周1次,连喷3~5次。